正隨著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(WTO),各成員國的一些通行做法也正在越來越快地進入我國,各行各業都而臨著的機遇和挑戰。計量工作也不例外。原有的計劃經濟下的計量管理體系將受到WTO規則的強烈沖擊,已不能適應國際化的市場需求。計量工作如何適應國際化的市場經濟形勢,已成為每一個計量工作人員思考的熱門話題,并受到了政府計量職能部門的高度關注。






計量校準市場化的作用
1)首先是價值觀念的作用。建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,是發展計量校準市場的主要條件。同時在各地區、縣、市檢測所要避免重復購買計量標準器具,而應充分發揮本地區計量標準器具資源的價值。
2)再是服務得到了改善。計量校準市場形成后,計量校準技術、信息和有關服務作為商品進入市場參與流通和競爭,買方必然要對信息和技術的可靠性、公正性、經濟性等提出嚴格的要求。而“銷售者”則必須采取相應的手段,保證“商品”達到一定標準,為買方提供合乎標準的服務,有利于提高計量校準人員的素質。

目前,我國計量行業主要服務于工業產品,工業發展的過程中,從設計到產品試驗,從生產到產品檢驗,都離不開測量,都需要測量的數據做支撐。工業企業的計量檢測能力對產品質量、物料能源結算、環境監測、安全防護、經營管理和企業效率起重要基礎作用。
隨著測試技術的發展,現代產品越來越依靠儀器設備來保證,從設計、制造到服務整個過程的質量,測量準確性和可重復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。以前很多定性測量的指標,現在都要求進行定量測量,以前不做測量要求的現在也要求進行測量。
